10月1日,在全國上下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、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之際,由集團承建的雙月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項目,經過228個日夜奮戰后,以嶄新面貌面向市民正式開放。
天上一個月亮,水里一個月亮。天上的月亮在水里,水里的月亮在天上。傳說,這就是羅莊區“雙月湖”名稱的由來。雙月湖的前身叫“泥沱湖”,是常年積水湖。汛期大雨,城南之水匯集在湖西崖山北面,形成約2.5平方公里的廣袤大湖。
古瑯琊八景之一的“泥沱月色”美景就在這里。明朝沂州官員舒祥在詩中寫道:夜半銀蟾印碧流,澄澄波底一輪秋。分明水府開金鏡,仿佛天河浸斗牛。宿雁不驚磯上客,潛魚還避渚邊鷗。漁郎隔岸相呼語,盡是蘆花暗釣舟。月色澄明,星移斗轉,宿雁渚鷗,岸邊大石上的文人墨客,蘆葦蕩里的漁歌互答,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絕美畫卷。清康熙十三年《沂州志》載:“(泥沱湖)在州南二十里,中有圓洲,夏秋菱荷并茂,夜月泛舟,洲上香風四來,花氣拂人,宛若仙境。”
1992年,當時的羅莊鎮黨委以泥沱湖原址為中心,開挖出占地1480畝的雙月湖景區,羅莊鎮各機關、廠礦、村莊發動16000人齊上陣,歷時50多天,挖土面積28萬平方米,使雙月湖成為城市廣場與水體公園相結合的開放式活動公園。“泥沱湖”更名為“雙月湖”,成為羅莊區的標志性景點。2007年6月,雙月湖公園被住建部評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。
雙月湖公園的建設,承載了許多溫暖美好的城市記憶,見證了羅莊的發展歷程,是每一名羅莊人心中最難忘的鄉愁。近年來公園設施老化、功能缺失等問題凸顯,市民希望提升改造的意愿強烈。今年2月,羅莊區委區政府啟動雙月湖國家級濕地公園生態修復工程。工程占地面積795畝(含水面285畝),主要包括清淤、駁岸改造、景觀綠化、園路、驛站、停車場、景觀橋、亮化、便民設施等。項目采用EPC模式,經過招投標,由臨沂市政集團作為聯合體牽頭方中標承建。
工程中標后,園林公司迅速組建施工項目部,于2月18日進場。在施工過程中,遵循“生態優先、以人為本”的設計理念,立足“泥沱月色”地域文化特色,突出“生態保護、科普教育、自然野趣、休閑游覽”四大功能,歷時7個多月施工,將公園打造為生態綠心、鳥類天堂、文化地標。
“我們這個工程遵循的最根本原則就是尊重歷史、保留生態、節儉綠色、巧妙提升。”羅莊區住建局工程現場負責人孫遨天介紹。
做好保留文章。清淤過程中,雙月湖湖底原有的大青石打撈上岸,成為護坡石、景點石,還原了舒祥詩中的“石磯”,也讓市民有了近水得月的好地方。把淤泥在一處大島上堆成“望月山”,成為一處新景點。原有大樹盡量保留,并經過重新修剪,讓楓楊、柳樹、白楊等大型本土喬木煥發新生機。公園部分老橋破損失修的,盡量原樣修補,石獅、護欄留下來。危橋確需拆除重建的,修舊如舊,建一座一模一樣的橋,“給羅莊留下鄉愁”。
做美生態文章。擴大水面,讓雙月湖的水真正“動”起來、“活”起來。把原來的孤島以橋串聯起來,島嶼的功能進一步明確:5個生態島、4個觀光島和4個游樂島,其中生態島是留給動物的,不得叨擾。島嶼之間通過新建橋和老橋串聯,讓市民進得去、玩得嗨,近距離感受自然之美。新建海棠島等花卉園,打造八大主題花鏡。新增綠地9.7萬平方米,實現了“春有花、夏有蔭、秋有果、冬有青”。
臨沂市政集團園林公司經理陳洪濤介紹,施工始終的原則是“起源于文化、著眼于生態”。施工過程中,最擔心的是破壞了生態。有的島嶼本來就是白鷺、野鴨、麻雀等棲息生存的家,那就堅決不動,不動就是最好的工程。通過增加鳥類的食源性植物,構建生態系統食物鏈,營造保護鳥類棲息地,打造林地、草地、濕地、水域連續多樣的棲息地環境,讓物種更加多樣。
民生為本,打造市民休閑好去處。共建設休閑健身等主題廣場6處,同步配建公共衛生間4處、城市驛站1處,以及3處停車場、170個林蔭停車位。公園的交通體系“環起來”,新建了4米寬的環形健身彩色瀝青步道2.6公里。可滿足周邊10萬居民的運動休閑需求,有效提升城市品質,增進民生福祉。
細節見匠心,精心打造項目亮點。施工項目經理張生曉介紹,以往的湖畔護坡這次重新改造,增加了草坡生態駁岸,草坡駁岸下方沖刷區點綴塊石、卵石,盡可能還原湖泊本來的樣子。新建“泥沱雙月”水景瀑布、“日月同輝”音樂噴泉。精心打造夜景亮化,力求全方位展現雙月湖公園的白晝之美、夜色之魅。小橋流水潺潺,新建的“十一孔橋”通體雪白,如月橫波;“三亭橋”雕梁畫棟,將傳統建筑之美詮釋盡致。
工程還增加了景觀刻石,將古瑯琊八景、“月文化”和園景主題勒石以銘,讓市民的腳步放慢,品味傳統文化之美,享受難得的“慢生活”。
雙月湖開園,仿若整個羅莊的人都來了。公園內彩旗飄揚,大家迫不及待的到現場,體驗雙月湖的新風貌。水中,荷花、再力花、黃菖蒲、蘆葦、千屈菜、水蔥、美人蕉、花葉蘆竹、慈姑、荇菜生長繁茂;水邊,蒲葦、狼尾草、玉帶草、花葉芒郁郁蔥蔥。湖面上,幾十只白鷺翩躚飛舞,野鴨穿梭在睡蓮、菖蒲、荷葉間。秋風微涼,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鳥一蟲都在暢享秋日最好的時光。
雙月湖國家級濕地公園生態修復工程按照生態優先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,以“生態綠心、鳥類天堂、文化地標、城市客廳”為設計定位,深入挖掘“泥沱月色”地域文化。在進行清淤疏浚、環境治理等生態修復的同時,著力打造“入口廣場、生態休閑、林蔭花境、森林活力、中軸核心景觀、濕地科普、湖景觀賞、濱水活力”等八大景觀區。項目建成后,再現了古代瑯琊八景之“泥沱月色”的歷史名景,有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,大大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撰稿:園林公司